决策咨询

战略与决策

  • 数说成渝农业:现状成效、问题挑战与思路对策

    刘永红;赵颖文;周评平;许钰莎;温如莲;

    作为国家战略腹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农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农业强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进入新发展阶段,成渝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农业要素资源趋紧、小农分散经营格局固化、农业产业链建设存在结构性短板、农业科技赋能不足、区域协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挑战,亟需系统研判、科学谋划,为新时期成渝农业高质量协同提供思路与对策。

    2025年04期 No.88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宜宾进一步挖掘文旅优势资源、培育消费新场景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建议

    刘志慧;谭英;

    提振消费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文旅产业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引擎,消费新场景的培育是提振文旅消费的重要支撑。通过培育新场景提升文旅消费能力和意愿,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引擎。本文通过深入兴文县、长宁县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剖析宜宾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交织的文旅资源禀赋,发现其在实践中存在场景培育模式单一、产业带动效应尚未凸显、品牌打造和营销力度不够、政策和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并对此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2025年04期 No.8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与模式研究

    张省;杨慧芳;刘洁;

    面对我国各地要素禀赋和优势产业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厘清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实事求是方法论作为理论指导,遵循立足国情、先立后破和统筹兼顾三点原则,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其次,根据各地情况本文从释放要素潜能、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链升级和鼓励绿色发展四个方面给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模式,并以东北、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省为实例进行了分析,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2025年04期 No.88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区域经济

  •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助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成渝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2025)

    范双双;任清怡;朱鑫黎;林倩;

    2025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期满5周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收官之年。本文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手段,客观评价成渝科创中心在创新策源、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创新生态、区域带动等方面的总体表现,提出加快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举措及建议。

    2025年04期 No.88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路径研究

    张秋容;

    保障农产品、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有效供给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安全长治久安。文章在分析成都粮食、能源、矿产等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现状基础上剖析成都重要初级产品供给面临着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减弱、能源保障体系不健全、关键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提出完善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能源保障体系、矿产资源保障体系,打造国家重要粮食保障基地、国家重要能源保障基地和国家重要矿产资源保障基地等可行路径,为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保障初级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025年04期 No.8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的评价分析——基于7个万亿消费城市的面板数据

    谢露;李雪;熊承雪;张紫薇;肖惠文;

    投资促进消费升级是立足当前国内城市普遍内需不足的现实背景,破解投资效益总体不高、消费潜能激发不够等问题和困境的有效手段,是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支撑。本文在开展投资与消费升级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的主要路径与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7个万亿消费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的现实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分析,总结梳理先发城市的有关经验做法,对城市推动投资促进消费升级进行了展望。

    2025年04期 No.88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产业发展

  •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汲取动能:赋能四川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风火轮”模型构建与实践路径

    何川;文雨桐;罗霄;刘陈;

    本文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热映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数字技术应用,构建赋能四川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风火轮”模型,涵盖技术创新、场景拓展、生态培育三个维度,并提出相应实践路径。研究表明,该模型有助于四川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借鉴影视产业数字化经验,为四川各产业提供转型思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No.88 36-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加速发展商业航天引领四川空天信息产业蓄势发展的决策建议

    孙吟;

    商业航天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带动空天信息产业的重要抓手,支撑着经济治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已成为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经济治理”的决策部署,为以商业航天引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现阶段四川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蓄积优势。随着商业航天的加速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建议以整合优势产业生态、拓展多元化应用、增进区域发展协同、健全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引领四川空天信息产业蓄势发力。

    2025年04期 No.8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字经济

  • 基于机构合规画像下银行机构合规风险评价的新模式探索

    张艳红;宁小慧;杨晴圆;

    在金融风险管理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构建全局性、一体化的内控合规管理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伴随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快速发展,画像技术作为一种智能分析手段在互联网精准营销、风险防控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创造性地将画像技术与内控合规管理评价相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商业银行机构合规画像评价体系,从风险核查、人员管理和风险合规维度全面、精准评估分支机构的合规风险,实现高效、全面、精准的内控合规管理,有效提升商业银行内控合规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2025年04期 No.8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主体授权与数据可携带权实现有关问题研究

    叶兵;赵银银;刘洁璇;廖伟龙;

    随着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公共数据如何实施有效开放,如何前瞻性设计合规高效的授权机制组合,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共数据开放的公平性、普惠性角度出发,在分析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现状和难点的基础上,深入阐述数据主体授权、数据可携带权的运行特征和制度前景,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三权”的有机融合,畅通公共数据供、流、用循环,形成有效的公共数据治理逻辑和开放路径,助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和乘数效应发挥。

    2025年04期 No.88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创新

  •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高价值专利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佘茂艳;张泽玺;泽仁邓周;李宏杰;

    本文基于全过程管理视角下构建涵盖技术、法律、市场和经济四个维度的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覆盖专利的创造、申请、审查和实施各阶段,以四川省授权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选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其价值进行量化测度,并与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专利特征重要性进行排序分析。研究发现:构建的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能较为全面反映专利价值特征;机器学习适用于高价值专利的分类任务,其中随机森林在分类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表现最优;进一步的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法律维度在价值测度中权重最高,是区分专利价值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

    2025年04期 No.88 55-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成都市中试熟化平台建设现状、瓶颈与优化路径分析

    朱琳;王朝虹;范耘郡;

    中试熟化平台作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转化枢纽”,对破解创新链“断点”、加速技术熟化与市场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成都近年来大力发展中试产业,完成超100个中试平台及概念验证平台的备案及配套政策布局,支撑了全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但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与市场化运营等方面仍存在结构性矛盾。本文基于平台运营数据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成都中试平台建设现状,剖析核心瓶颈,并从管理体系、产业布局、资源整合等维度提出针对性对策,为完善区域创新生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04期 No.8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夯实基础研究创新底座 四川向更高水平科技强省迈进

    倪秀碧;贾静杰;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源头,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作为经济大省、科技大省,四川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布局,基础研究正处于厚积薄发、蝶变跃升的关键阶段,原始创新实力与短板并存,外部机遇与挑战并行,须扬己之长、补己所短,挺膺担当、勇毅前行,夯实基础研究创新底座,向更高水平科技强省迈进。

    2025年04期 No.88 66-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面向国家战略的数智时代新商科研究生教育理论框架

    邓富民;谢洪明;吴萌;王涛;蒋鹏;

    本文在国家战略需求与数智技术驱动的双重背景下,基于四川大学商学院研究生教育培养实践经验,提出“双引领—两互视—三国家战略,精融优协交跨促转”协同的新商科研究生教育理论框架,旨在破解传统商科教育中“理念滞后、前瞻性不足、实践脱节”等问题。通过“战略引领”与“价值引领”的双轮驱动,全球—中国互视、产业—企业互视的方法论创新,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等国家战略,构建精准化思政教育、跨学科课程体系、虚实融合实践平台等协同路径,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新商科高层次人才。

    2025年04期 No.88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好驻地高校智力资源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基于成都市的调查研究

    李建兴;唐艳;

    本文聚焦成都市,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利用驻蓉高校智力资源推动地方创新发展。通过分析国内部分城市的成功经验以及成都与属地高校创新合作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举办“蓉城创新周”专业赛事活动、实施“创新联盟”计划、拓展“生根出访”渠道、推出“迭代人才卡”政策、建立“前激励”科创机制等针对性建议。旨在优化成都人才结构,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促进高校与城市协同发展,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参考。

    2025年04期 No.88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企业管理

  • 创业型科学家角色增益的现实挑战及实现策略研究

    熊文明;王娟;

    科学家创业通过创业活动联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大环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支点。科学家从学术场域跨越至商业场域,蕴含着独特优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二者之间的张力进一步放大了创业型科学家的角色增益困境,现有研究对此未进行深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究了创业型科学家角色增益主要面临着场域逻辑冲突、时空范围全域互构障碍和保障机制缺位的现实困境。文章着力从构建动态平衡的双轨思维、引入能力补位的支持体系、优化高效完备的制度系统角度提出实现策略,对于政府和高校创业政策制定、创业型科学家惯习重塑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2025年04期 No.88 77-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文化建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践探索:以川中北部采气管理处为例

    李俊岑;陈双;宋冰倩;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本文以川中北部采气管理处为例,通过深度调研和访谈,解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特征,以及企业文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并提出了具体路径以供参考借鉴。

    2025年04期 No.88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领导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对中介和调节的检验

    秦佳良;程子旭;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数字领导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领导力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明确的正向驱动效应,且工作重塑作为中介变量,在数字领导力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传递的作用。此外,主动性人格特质在数字领导力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具备较高主动性人格特质的员工能够更为高效地利用数字领导力所提供的资源与机会,进而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水平。据此,企业应重视数字领导力的培养与实际应用,同时优化工作设计,通过工作重塑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创新绩效,同时强化对员工个体差异的关注,尤其是对具有较高主动性人格特质的员工提供更多支持与激励。

    2025年04期 No.88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